close

IMG_2558.JPG  

看著新聞,近六十萬人次報考公務員的公職。這些人的舉措,我把他們歸類為"看壞未來的族群"。這些未來將取得公職的人,將以超過二十年的職業保障收入對賭二十年的機會成本;並且,看壞自己在未來的收入將低於私人企業或外在發展的薪資機會。這代表什麼樣的意思呢?若是這個國家的基層公務員,未來逐漸由看壞趨勢或態度悲觀的人來替換政府基層,能替未來帶來些什麼意義嗎?也許會有人認為,基層公務員的決策與層級有限,改變不了什麼。但我卻對這趨勢的發展保持懷疑的態度。

成本會計裡的"機會成本"是件有趣的定義,它代表這件事情發生的"可能性"。這"可能性"發生的"機會",與發生機率的成本估計,要"賭"嗎?

博士生報考清潔隊員的一則新聞顯的聳動!言猶在耳之際又出現六十萬公務員報考狂潮,到底學校學到的知識代表什麼意思?歷史系博士生只能當清潔隊員?我馬上就替這位博士生想到好幾個工作,有些要去公司裡找,更多是要自己去創造。現在台灣難以重現過去的那種超高的經濟成長率,要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年代也沒有了。智慧型蘿蔔是要能自己挖個坑,然後跳下去種出成果之後,再跟買家收錢。

看看那位歷史系的博士生。讀了這麼多的歷史跟典故,真的一點用處都沒有嗎?

政府官員的崛起,是在近幾個朝代逐漸發展出來的一套體系。過去在"夏商周"時代裡的官員是被當成沒有工作的時候,糊一口飯吃的職業(請參閱論語顏回篇)。在過去"家天下"的皇權時代,集兵權、財政、行政等權力於一身的皇帝可沒這麼好說話。時至今日,官大學問大的官僚體制能運用有限制的權力執行業務,人民損失部分權限賦予政府執行公眾事務的能力。這是近代民主發展出來的定義。曾幾何時,當個基層公務員,竟成一生溫飽的保障職業,歷史真是諷刺。

當然!我並不是說公務員的素質很差(相反的!透過這種龐大的競爭,得到的基本素質"有可能"會比較好)。但我認為公務系統的通病就是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。悲觀的人較沒有動力進一步發展某些"可能性"。太多人沒能見識到自己真正的能力,當了一輩子的公務員最後是在攝影部落格上大鳴大放。某個角度來看是很令人羨慕沒錯,一方面既有公務系統的職務保障,又能在閒暇之餘鑽研自己的興趣。工作之外有閒暇興趣發展是不錯的方式。不過!很多人難以將自己的興趣轉換成工作,這課題對他們來說,顯得太過嚴肅又複雜許多。

未來的可能性是多少?方向在哪裡?太多人選擇既有的道路前往,遵循某個軌跡。順利的話!搭上這條已知的路線能讓你得到許多成就,或是在毫無波折的軌道上另外平行發展自我的興趣。這是指具有職業保障的公務員系統而言。但是更多的人則必須投身未知的職業生涯,這"可能"能到許多意外的能力,也有"可能"讓你挫折連連。但是,不管怎樣,這樣的人生不是公務體系裡能體會的人生經歷。

我想為這群報考公務體系的人們獻上我真誠祝福:祝福考上的人擁有穩健的未來,期待他們替這國家帶來一些小小的、好的改變。更多的祝福是沒有考上的人,希望他們能尋找到結合興趣的工作,自信自己的未來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!

arrow
arrow

    Ja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