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le Genius Bar  

單講這個任意Apple iDevice的硬體,其他廠牌說要有多快就有多快,記憶體要有多大就有多大。但是市場分析師似乎都選擇性遺忘一件事情,就是作業系統的優勢跟應用程式的比較。不知道為什麼會做出這種競爭判斷;因為大餅如果是用這種方式切割市場,會不會太容易了一點。

有沒有想過,iPad的User憑什麼要去轉換到Amazon 的 Kindle Fire上面?我實在想不出任何的理由,要我放棄辛苦蒐集AppStore下載的軟體,然後轉換到另一個平台上。但是分析師都不提這一個問題;我個人推測有可能的是"全新"的使用者,一開始沒有平台包袱,這類的使用者有可能在一開始就選擇Amazon 的 Kindle Fire。

如果說:今天的硬體速度是關鍵,那麼這個競速遊戲根本就是其他廠牌的天下。可如今為何規格不是頂尖的iPad或iPhone反而勝出?Apple所創造的競爭者門檻關鍵不單只是硬體規格(雖然規格也很強),還有軟體平台、線上商店機制、Apple Genius(蘋果天才)等等機制相輔相成,才有辦法穩住市佔率。

我今天終於理解到資訊市場早該進入這個階段了。Apple多年前就已經以"服務體驗"流程規劃使用者從線上網路或是實體商店的體驗經歷;而這將會是整合服務裡,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,沒有做這種服務規劃的公司,沒辦法掌握終端消費者的微妙反饋,久了,就會失去市場。

arrow
arrow

    Jac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